•                                          

    小儿多动症有哪些治疗误区呢

      随着现在小儿多动症患者越来越多,也让人们逐渐的认识到这一疾病的危害性,只要孩子出现了多动行为,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诊了是小儿多动症症状,就要及时地投入到专业治疗中去,那么,小儿多动症都有哪些治疗误区呢?

    u=2086246286,1801196746&fm=26&gp=0.jpg

      多动症的治疗误区一、服药使孩子长不高。


      精神振奋剂抑制生长的作用与剂量有关,主要发生在服用苯丙胺的患儿身上。停药后身高会反跳,即使长期服药也不会影响患儿最终的身高。


      多动症的治疗误区二、多动症不需要治疗。


      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多动症儿童应尽早诊治。近半数以上的多动症患儿成年后,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等仍然存在,不会自然痊愈。


      多动症的治疗误区三、单纯药物治疗就行。


      多动症强调心理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并重。一般来说,对于轻症的患儿,采用心理行为治疗即可,但对中重症患儿,则需要加用药物治疗,才能取得明显疗效。


      多动症的治疗误区四、聪明、活动不多的孩子与儿童多动症绝缘。


      殊不知,多动症儿童临床表现迥异,有的孩子“多动”并不明显,而以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主。该类患童课堂上倒是老实,其实心不在焉,常“走神”。做作业、考试也丢三落四,出错率较高。


      多动症的治疗误区五、“调皮好动+成绩差”的孩子有多动症。


      调查表明,近30%的家长看到孩子顽皮好动、成绩不佳,就盲目认为孩子患有儿童多动症。这类家长容易轻信一些非医疗机构的广告忽悠,自行买药,擅自治疗。


      多动症的治疗误区六、多动症不是病,成年自会消失。


      这是许多家长非常错误的认识。研究表明,40%至50%的多动症患童成年后留有不同程度的多动症状,致接受教育、就业、人际交往及婚恋困难,甚至10%出现严重的精神疾病及反社会行为。


      多动症的治疗误区七、治疗儿童多动症单纯靠药物。


      由于引发儿童多动症的病因是由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引起,单纯用药很难治愈。


      还有几点需要引起家长们的注意:


      1、家长忽视早期治疗:很多家长以为多动症是孩子正常的生理现象,抱着侥幸的心理,等到孩子长大后就可以自愈和树大自然直的传统观念,而导致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等到症状严重后才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这时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


      2、相信偏方:这类家长不带孩子到专业医院去诊疗,直接相信民间偏方或土方,没有针对性治疗,导致多动症无法治愈。


      3、病急乱投医:目前治疗多动症医疗机构鱼龙混杂,选择非专业医院,找非专业临床经验医生看病,导致病情拖延加重。


      4、不做分型检查或检查不准确:有些医院因受医疗条件的限制,根本不做分型检查或使用的设备非常落后,其检查结果可能导致误诊误治。


      5、传统的单一药物治疗:传统常规单一药物治疗往往只治标不治本,而且副作用比较大,对多动症共患病(抽动障碍、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等)无能为力。


      6、目前多动症治疗方法的混乱:一些不可靠的治疗方法,药物的效果不完美以及非专业医生混岗导致治疗上的不彻底。


      温馨提示,小儿多动症的出现是必须要治疗的,否则孩子即使成年之后,也会比较容易冲动,并且注意力完全不能够集中,就会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危险,单纯的药物治疗不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同时也要多关注患者的心理治疗方法。


      目前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就是经颅磁刺激仪治疗,这是一种对于治疗多动症比较有效的仪器,并且经颅磁刺激仪的治疗效果比传统的药物和心理行为治疗的效果都要好一点,它是采用的纯物理的治疗方式,是不会有副作用的,现在有很多医院都在使用这种仪器治疗多动症。


      若是家长觉得每次都去医院治疗不方便,也可以选择使用择思达斯家用版的经颅磁刺激仪,它不仅不仅小巧方便,而且是在家就能自主治疗的,治疗效果和医院的也是没有区别的,也不需要家长再带着孩子次次跑医院。